【服膺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服膺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书面语中,表示对某种思想、观点、道德规范或他人的教诲等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铭记于心。这个词多用于表达一种深层次的认同与敬重,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。
一、总结
“服膺”意为内心真诚地接受、认同并铭记某种思想或道理。它强调的是一种从心底认可的态度,而非表面的服从。在日常生活中,虽然使用频率不高,但在正式或文学语境中较为常见。
二、详细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词性 | 动词 |
拼音 | fú yīng |
字面意思 | “服”指服从、接受;“膺”指胸膛,引申为内心。合起来即“内心里接受”。 |
引申义 | 心悦诚服地接受、认同、铭记某种思想或教诲。 |
常见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,如“他对儒家思想深感服膺”。 |
近义词 | 佩服、信服、认同、敬仰 |
反义词 | 怀疑、抗拒、不服、反对 |
适用场景 | 表达对思想、理论、道德观念的认同,也可用于对他人教导的尊重。 |
三、例句分析
1. 他对老师的教诲一直心怀服膺。
——说明他对老师的话非常认同,并且一直记在心里。
2. 古人讲究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这种理念令我深感服膺。
——表达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敬仰。
3. 他的观点虽有争议,但逻辑严密,令人不得不服膺。
——说明其观点具有说服力,让人无法不认同。
四、小结
“服膺”一词虽然不常见于日常口语,但在文学、哲学或正式场合中有着独特的表达意义。它不仅表示接受,更强调内心的认同与敬重,是表达深度理解与尊重的一种方式。掌握这个词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层次与文雅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