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滚动快讯 > 宝藏问答 >

长篇大论的释义

2025-08-20 16:25:28

问题描述:

长篇大论的释义,蹲一个懂行的,求解答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20 16:25:28

长篇大论的释义】“长篇大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、讲话或论述内容冗长、篇幅过长,有时甚至显得啰嗦。这个词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中性词,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,表示内容不够精炼,缺乏重点。

以下是对“长篇大论”的详细释义与相关分析:

一、基本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 长篇大论
拼音 cháng piān dà lùn
近义词 冗长啰嗦、啰里啰嗦、赘述不休
反义词 简明扼要、言简意赅、精炼扼要
词性 形容词/名词(多作名词)
含义 指内容繁复、篇幅过长的文章或讲话,通常带有贬义

二、出处与演变

“长篇大论”最早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渔的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凡作传奇者,不可徒以长篇大论为贵。”此处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篇幅而不重内容的作品。后来,“长篇大论”逐渐成为日常用语,广泛用于评价文章、演讲、报告等。

在现代语境中,它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说话或写作时过于啰嗦,缺乏条理,导致信息传达效率低下。

三、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

场景 使用情况
文学评论 常用于批评作品结构松散、内容冗长
日常交流 用于调侃某人说话太多、不够简洁
工作汇报 若使用不当,可能被认为缺乏重点
学术写作 需谨慎使用,避免影响专业性

四、如何避免“长篇大论”

1. 明确主题:在写作或发言前,先确定核心观点。

2. 分段清晰:将内容按逻辑分段,便于读者理解。

3. 删减冗余:去掉重复或无关的信息。

4. 使用提纲:提前规划内容结构,防止跑题。

5. 反复修改:多次润色,提升语言的精准度。

五、总结

“长篇大论”虽有其历史渊源,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多地被赋予了负面色彩。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应注重语言的精炼与内容的聚焦。无论是写作还是口头表达,都应追求“少而精”,而非“多而杂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沟通与信息传递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长篇大论”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,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